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统计分析》 ,2024年中国电池品种出口总量达到378.95亿个,相较于2023年的332.80亿个,同比增长13.87% 。然而 ,出口额从2023年的707.11亿美元减少至669.79亿美元,同比下降5.28%。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占比高达91.3%,铅酸蓄电池占4.4% ,锌锰/碱锰电池占2.9%,镍氢/镍镉蓄电池占0.6%。
电池类型 2024年出口额占比 锂离子蓄电池 91.3% 铅酸蓄电池 4.4% 锌锰/碱锰电池 2.9% 镍氢/镍镉蓄电池 0.6% 主要电池品种出口情况锂离子电池作为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出口额占比从2020年的73%增长至2023年的92% ,2024年出口数量增长8.1%,出口额下降5.79%,呈现“量增价减 ”特征 。铅酸电池作为出口额第二的品类,受全球汽车产量恢复影响 ,出口额和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碱锰电池出口量在五年间整体增长,2024年显著提升,而锌锰电池出口量则从2020年至2023年连续下滑 ,2024年有所反弹。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出口额在2023和2024年逐年下降,市场规模缩小 。
出口市场分析2024年,美国成为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出口额为160.1亿美元,占中国电池出口总额的23.9%。德国和韩国分别以105.6亿美元和38.48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列第二和第三,占比分别为15.8%和5.7%。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 ,出口覆盖广泛 。2024年,欧盟新电池法规全面生效,对电池的碳足迹、回收材料比例 、电池护照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 ,美国对进口的中国锂电池加征关税,并执行严格的储能安全标准,增加了中国电池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合规难度。自2024年12月1日起,国家将部分电池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9%。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 ,中国电池行业在出口层面承受了压力,但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旺盛。
2024年中国电池出口在“量增额降”的表象下 ,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价格优势在削弱,但通过开拓多元化市场 、提升技术含量和绿色价值,中国电池产业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浪潮中 ,依然拥有广阔的未来。



